
|成長的影響:囤積,其實是為了安心?|
從小在愛囤東西的家庭長大,家人總喜歡備貨、收藏,覺得「說不定哪天會用到」
久而久之,我也習慣什麼都留著──用不到的贈品、裝飾盒、穿不下的衣服,都不忍丟
這些物品,讓我以為是「安全感」,但其實只是延遲面對選擇
|空間壓力:住在套房,像住在倉庫|
後來搬出去住,租的是小套房。空間本來就有限,加上不捨得丟東西,家裡總是亂糟糟的
想找個東西得翻箱倒櫃,時間被浪費,心情也變得煩躁
最痛苦的是搬家。打包時像在面對自己的過去,每樣東西都有情緒在裡頭,搬的不是行李,是累積多年的「未放下」
|轉折的瞬間:焦慮把我逼向選擇|
某段時間,我因為生活壓力大到患上焦慮症。內心常感覺被什麼東西壓著喘不過氣
後來,我開始質疑:這些我捨不得丟的東西,真的都還「需要」嗎?
有一天,我鼓起勇氣對自己說:「再這樣下去,我只會更累」
我開始斷捨離,不只整理物品,也整理人生。感情、工作、人際,只留下最重要、對我有意義的部份
那時我才驚覺,原來我真正需要的,其實只有過去的三分之一而已 (゚0゚)
|斷捨離的魔法:五個意想不到的轉變|
這段歷程,就像是一場心靈小革命,從外在整理,內在也一併清理了
✨ 1. 更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麼
買東西時會停下來想:「這東西是我想要還是需要?」
漸漸地,我變得更了解自己的價值觀與生活步調
✨ 2. 空間乾淨,心也更清爽
當桌面清空、地上不再堆東西,空間變得舒服、好呼吸
也好像給了心一個空位,讓情緒有地方流動
✨ 3. 分享也能拉近關係
以前堆著不用的東西,現在送給真正需要的朋友、捐出去,物品被善用的同時,我也收穫了溫暖的人際連結
✨ 4. 減少選擇焦慮,時間更自由
物品變少,生活變簡單。穿搭、收納、打掃都更有效率,生活節奏也跟著輕快起來
✨ 5. 心的能量重新分配
當不再花力氣糾結「該不該丟」,我的心有更多空間去感受快樂、去專注真正重要的事
|內在轉變:學會放下,也是種自我照顧|
有趣的是,當我學會捨棄不必要的物品,也更能捨棄不必要的情緒與關係
不再強求完美、不再執著過去,懂得珍惜當下真正值得的人與事
斷捨離是一場練習,也是人生的覺醒
|從一個抽屜開始:讓生活輕盈的第一步|
你不需要一次丟掉全部,也不是要過極簡生活
斷捨離的重點是:為自己做選擇,並且不再讓外在物品綁架內在情緒
今天也許你只清出一個抽屜,但那就是第一步。一步步整理生活,也是在一步步找回自己
|小提醒|
斷捨離的起點,不是「丟光一切」,而是「開始做選擇」
希望這篇文章,能陪你踏上這條通往清爽生活的路,讓我們一起找回內在的安定與純粹吧 (๑•̀ㅂ•́)و✧